- 聯(lián)系我們
- 技術服務
一、pH值
1、pH值對水生生物及水質的影響
pH值低于6.5時,魚類血液的pH值下降,血紅蛋白載氧功能發(fā)生障礙,導致魚體組織缺氧,盡管此時水中溶氧量正常,魚類仍然表現(xiàn)出缺氧的癥狀。另外,pH值過低時,水體中S2-、CN-、HCO3-等轉變?yōu)槎拘院軓姷?/FONT>H2S、HCN、CO2;而Cu2+、Pb2+等重金屬離子則變?yōu)榻j合物,使他們對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大為減輕。
pH值過高時,離子NH4+轉變?yōu)榉肿影?/FONT>NH3,毒性增大,水體為強堿性,腐蝕魚類的鰓組織,造成呼吸障礙,嚴重時使魚窒息。強堿性的水體還影響微生物的活性進而影響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
2、pH值對魚類生長繁殖的影響
《漁業(yè)水質標準》中規(guī)定養(yǎng)殖水體pH值范圍為6.5—8.5,這是
魚類生長的安全pH值范圍,過高或過低都將造成養(yǎng)殖的低產量,大部分魚類苗種培育階段的最適pH值為7.5—8,成魚養(yǎng)殖階段的最適pH值為6.5—7.5。
二、溶氧
養(yǎng)殖水體中溶氧的含量一般應在5—8mg/L,至少應保持在4mg/L以上,缺氧時,魚類煩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層水中活動,缺氧嚴重時,魚類大量浮頭,游泳無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過飽和時一般沒有什么危害,但有時會引起魚類的氣泡病,特別是在苗種培育階段。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質,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而當溶氧不足時,氨和硫化氫則難以分解轉化,極易達到危害魚類健康生長的程度。
三、氨氮
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離子氨存在,分子氨對魚類是有很大毒性的,而離子氨不僅無毒,還是水生植物的營養(yǎng)源之一。水體中氨濃度過高時,會使魚類產生毒血癥,長期過高則將抑制魚類的生長、繁殖,嚴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我國漁業(yè)水質標準規(guī)定分子氨濃度應小于0.02mg/L,這是理想、安全的水質氨指標;分子氨濃度0.2mg/L以下時一般不會導致魚類發(fā)??;如濃度達到0.2—0.5mg/L,則對魚類有輕度毒性,容易發(fā)病;如分子氨的濃度超過0.5mg/L,對魚類的毒性較大,極易導致魚類中毒、發(fā)病,甚至大批死亡。
四、亞硝酸鹽
水體中亞硝酸鹽濃度過高時,可通過滲透與吸收作用進入魚類血液,從而使血液喪失載氧能力。
一般情況下,亞硝酸鹽含量(以氮計)低于0.1mg/L時,不會造成損害;達到0.1—0.5mg/L時,魚類攝食降低,鰓呈暗紫紅色,呼吸困難,游動緩慢,騷動不安;含量高于0.5mg/L時,魚類游泳無力,魚體柔軟,臀部底面呈黃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導致死亡。
五、硫化物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指硫化氫的毒性,其濃度過高時,可通過滲透與吸收作用進入組織與血液,破壞血紅素的結構,使血液喪失載氧能力,同時可使組織鼾聲凝血性壞死,導致魚類呼吸困難,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