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爱稳定资源365_国产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_a级片免费网站_国产免费一级一级 - 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English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電話:020-31025260 
傳真:020-89232023 
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鎮大觀園街8號202
  • 技術服務
冬棚蝦養殖需要做好哪些技術關鍵點?

這兩年冬棚養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不管是魚或者蝦,包括內陸地區,這也是今年發展的趨勢。那么,冬棚蝦養殖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冬棚蝦養殖塘址的選擇技巧

與常規的露天養殖的基本要求差不多,這里以南美白對蝦作為討論對象。

水溫:為什么要做冬棚,目的是把水溫提高,年頭往前推,盡快地放苗,比別人趕早出蝦,蝦價可觀。年尾的時候,晚造蝦可以延后半個月-1個月,一些區域甚至可以更長時間。盡可能的延后,價格就越好。至于具體多少度,這與露天池差不多,不再多說了。

水:保持水源要好,污染少。因為冬棚的水質比較容易出問題,至少要求地表水要充足,地表水不足的話要保證有地下水供應,如果有地熱的更好,哪怕一些嚴寒地區全年都可以養殖了。

土:土質不松散。沙質土壤相對比較難,實際上我也很少見到沙質土壤搭的冬棚,因這沙質一般是在海邊,風又大。其他大部分區域是沒有太大顧慮。

風:選擇風比較小的區域。風太大會吹壞棚膜,每年都有冬棚養殖區域的棚膜被吹壞,導致蝦養殖失敗的情況發生,非常可惜。早春時東風起,風力也很大,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注意塘址的選擇不能在風口附近。

路、電:是常規水產養殖池塘選址的基本要求,就不多說了。

配套設備

架子:常規的有木竹架、鋼筋水泥架,還有前兩年PVC+澆灌水泥也比較常見,但近年來少見。大部分人選擇鋼筋水泥架,因為鋼材不停降價,最主要是鋼架耐用,而如果保持得好的話,木架(桉樹)、竹架可以使用5-6年,這種架子的優點是容易移動,容易取出。鋼筋水泥架一旦裝好就固定死了。露天塘和冬棚一起養,如果塘的面積比較大,一般用木架多,以前珠三角比較多,做主柱(支撐最高點)比較好;PVC+澆灌水泥時間略長,大約6-7年,一般做主梁、主柱、邊樁;鋼架全部都可以用,最適合頂架和支架,一般可以用7-8年,隨著鋼材的價格逐年下降采用鋼架越來越多。

膜:今年的市場價位在11000-13000/噸,0.75毫米的膜,屬于比較好的,拆棚的時候保存得好的話,第二年還可以用。還有鋪雙層膜的池塘,上層膜第二年基本都可以用作下一層。薄膜一畝一般用50-70公斤。

繩子:現在流行用鋼繩。前兩年有人用塑料的繩子,韌性也不錯,但很快就沒有人用,鋼繩流行起來,或者是鋼材價格下降(7000多元/噸)的原因吧。如果保存得好的話(用完上油保存),可以用10年都不會壞。用量一般是600公斤/畝。大棚5畝以上建議用2.6毫米的鋼繩,4畝以內的小棚,用2.4毫米的就可以了。

人工:近幾年人工漲得是厲害,目前是500-700/畝,還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設備:發電機組+增氧機

這是我至今為止見過效果比較好的,推薦大家使用的基本是羅茨鼓風機和PVC氣管(注意,是氣管而不是氣盤,很多人使用納米氣盤,但增氧效果并不是很好,容易堵塞,維護比較麻煩不說池水還容易變肥變濃)。PVC氣管可用的尺寸很多,根據池塘大小選定。如果是3-4畝池塘配1-2臺水車基本上夠用了,充氣增氧是比較適合冬棚養殖的,一些寒冷地區還可以通過熱風機搭配充氣增氧達到提升水溫的效果。

搭建時間

首先要有足夠清塘、曬塘、消毒的時間。很多人認為以上三個步驟是一個工作,只需把漂白粉一灑,然后曬干塘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清塘和消毒使用的是不同的藥物,曬塘要曬很久時間。清塘殺野雜,把池塘礦化,把池塘的瘀泥處理干凈,消毒包括對泥土質以及水質的消毒。大部人已經比較注意水質的消毒,但是對土壤的消毒還不夠重視。當然,如果消毒土壤的工作做不夠,但是清塘做得好,土壤的消毒也是足夠了。

目前清塘所用的藥物推薦使用生石灰,至少經10-15天時間同時曬塘,等到堿性沒那么強了,才建議進水。如果堿性還是比較強,建議先進少量的一點水,沖洗池塘后排掉再進水。進完后還要沉淀1-2天再消毒。如果是用漂白粉則可以直接用,因為漂白粉本身就有沉淀效果,然后把塘底的水直接抽掉20-30公分,留下上層水,剩下的池水至少要有80公分。如果繼續用漂白粉消毒的話,至少要留出7-8天時間。所以整個過程算起來至少要花去15-20天時間。想養好冬棚,塘底如果不處理好的話,后面很難保證養殖成功,冬棚投入的成本比較高,養不好的話就虧大了。所以哪怕白水塘養虧了,少賺點,也要保證冬棚的成功。這點很重要: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做好以上的清塘、曬塘、消毒工作。

搭建:如果沒有投苗,一般在10月中上旬就開始搭棚,提前規劃好才能保證養殖成功。很多區域是先投苗,后搭棚,但也有些區域或有些養殖戶無辦法做到這一點。搭棚后再處理水、試苗,時間要比較充足才行。

我們養殖主要還是以最后收成的時間去決定搭棚的時間,若已經放苗,那水溫在21-22℃時就必須開始搭棚了。據說今年天氣怪異,將有一個非常冷的寒冬,所以大家一定要特別小心。搭了棚的如果發現水溫太高,可以把棚膜揭起來。如果現在還沒搭棚可能就比較麻煩了。溫度下降后水質容易變,因為一蓋棚,水會出現巨大波動,藻類出現不適應而死亡。再培養的藻類和沒有蓋棚之前的藻類是不一樣的,藻相和菌相完全變了,塘底也會出現惡化,這些對于小蝦影響很大。所以,在溫度沒有下降很厲害的時候,就最好要把棚蓋上,讓蝦適應一段時間,有個過渡期。先蓋,棚膜先不放下來,慢慢慢慢一點一點地放,如今天放2米、明天放3米,過兩天再放2米,讓整個水溫緩慢地提高,藻相、菌相會慢慢適應棚內環境的變化。另外要注意:不管水溫有無達到22度以下,如果5公分以內的苗也最好把棚膜蓋好,放苗比較早,可以先搭棚不蓋膜,如果苗還比較小,最好先蓋上。突出下一場雨,你的苗就可能有損耗,蓋了棚可以防止類似的損耗發生。

二、養殖關鍵

(一)、通風控溫

對于冬棚來講的話,最關鍵就是控溫,溫度一定要控制好,冬棚養殖最怕升溫而不是降溫。一般情況下,外面的溫度下降,棚內溫度也會高出3-5℃ ,蝦或許會出現一定的應激,但也問題不太大,當然除非出現極端寒潮天氣情況以外,那確實就麻煩大了。而相反,冬棚養殖有個關鍵點就是適當的低溫或降溫可以控制病害、避免大量死蝦的必要手段之一。

那反之,冬棚一旦升到35℃ 以上,或者突然升溫超過3-4℃ ,這時候蝦很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在養殖的前期與后期。前期是搭冬棚時,即使是投苗一個月,搭棚之初也稱為前期,包括有些沒有投苗的,搭了棚蓋了膜后,幾天之內溫度就上升了,這個時候蝦出問題的比比皆是。后期是快開春時或者3-4月份容易升溫。升溫帶來的危害,常見的是倒藻、底臭、底熱、缺氧、紅體、偷死、爛鰓、水腫(軟殼、褐斑)......很多頭痛的問題。

前期一般是藍藻、鞭毛藻引起倒藻比較多,裸藻引起的倒藻在后期比較多,這是都是升溫帶來的,很危險,提醒大家一定要特別小心。注意,這里說的溫度變化是指兩天當中的同一時間段的溫度對比。比如今天10點鐘測量的溫度,和明天10點鐘測量溫度作對比,不能超過2-3℃ ,這個叫升溫對比。因為一天當中,冬棚的溫度肯定會變化很大的,所以除非一些經驗很足的老養殖戶以外,經驗不足者很難找到一天中具體時間段溫差的意義所在,這塊太復雜了些,這里就不展開了。另外棚內的溫度如果達到35℃ ,也很危險,一定要開棚散熱,揭開四周或者頭尾。

補充一個冬棚搭建的關鍵點:搭冬棚時一定要跟著風向搭。能開棚的地方,最好是風頭或者風尾,一打開門,風就能夠進去,把一些有毒的氣體(如氨氮)吹出來,要不然,人進去都受不了,何況蝦還在里面。開機打水增氧,還有加水都是散熱降溫的方法。為什么用水車而不是用渦輪?因為水車有明顯降溫和消泡的效果,可以處理油膜、死藻,氧化分解。

另外,要備用一些氧化劑

(二)、改底解毒

對于底質改良,不管是冬棚還是常規養殖,現在大家都很推崇和重視,提上了主要養殖管理的流程。對于冬棚而言,這一塊更重要了。冬棚最致命的一點:棚是密封的!里面氣壓低、悶熱、毒素非常難擴散出去。常規養殖可以讓風、陽光把毒素消散和氧化掉,但是冬棚出不去,最后又壓回到塘里,所以冬棚會經常出現氨氮、亞硝酸鹽很高,味道難聞、死藻。這個時候得經常去灑一些氧化型分解型的底改,以及很多人顧忌的活菌,如芽孢,這是用得最多的。最好是用活菌性的底改。

改底時間一定要提前

1、放苗后搭棚:最好在一個月之前改底2-3次,如果放苗1個月還沒有進行搭棚,那么一個月后再進行改底,基本10天一次。

2、蓋了棚后放苗:這時苗是在棚里悶熱的、毒素很難擴散的環境里,雖然苗是適應了這個環境,但是污染會更嚴重,所以改底更要提前。正常10天前就得改底,并且次數也要增加,苗期也一樣,這是很多養殖戶忽略掉的,他們認為:蝦苗期食量少,水清得很,改什么底?殊不知,水越清就越注意改底,這是因為水的營養沒有釋放出來或者瘀泥過多或者是水體的營養不對,肥水的物質沒有被藻類利用,此時建議用一些分解型的底改,如活菌能把營養釋放出來。不然,塘底惡化了你卻不知道,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三)、補菌培藻

對于冬棚來講,藻類是一個很頭痛的問題,前面說了,冬棚是一個密封、低壓、悶熱環境,毒素、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很難擴散。這種情況下,藻類難生長,容易出現過早死亡、倒藻。很多人刻意去培藻,其實這個真的沒有必要。

如果是喜歡肥水養殖,一定要培藻,提醒注意以下幾點:

1、勤補菌。不要等到藻類混濁了、濃了、發現死藻了再追肥補菌,這時已經來不及了。

2、定期鏡檢藻相。冬棚的環境和露天塘不一樣,露天塘很容易觀察到藻類的情況,冬棚就很難觀察,色素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同一種藻類常常水色與露天養殖時不同,所以此時不能通過肉眼來確定水是否好、是否嫩。最好的辦法還就是拿去鏡檢。定期(2-3天)鏡檢一次,觀察藻類是否少了,或者是有害藻類多了,就趕快采取措施。

(四)、防控病菌

主要在兩個階段比較多。這幾年長三角早春養冬棚都賺錢,成功率高。為什么?其實就是溫度低,很多細菌難生長。所以整個養殖過程不要刻意對病菌進行防控,沒必要隔三差五消毒,有問題再消毒,沒問題就沒必要消毒。但要注意兩個時間段:前期(秋冬交際)和后期(冬春交際),這兩個階段都是溫度波動、間或出現高溫。只要出現高溫,細菌就容易滋生;溫度波動,水質、底質不容易維護,此時也易長細菌。

(五)、注意營養

營養這一塊要注意,但要適當控料。冬棚養殖的大部分時間的水溫是比較低的,吃料比較少,生長比較慢,如果料控制不好的話,很容易壞底、壞水。這點很關鍵。

控料要視天氣、溫度而定。溫度一降,就得考慮減料,如果不是太明顯降溫、寒流和升溫,最好的減量不減餐,減料以后更要注意把飼料灑勻。

(六)、防凍措施

據說今年是個寒冬,大家要注意水溫測量一天兩次并記錄,低于16℃度,南美白對蝦厭食,低于14℃停料,基本不吃料,低于12℃就有凍死的危險了,但也不是一概而論,不同區域不同水質、鹽度都有區別,有時水溫低至8度也不死蝦。但是溫度下降時,一定要注意防范有可能出現大問題。當對蝦出現厭食時,要及時控料或停料,不要一味投喂以免壞底壞水引起惡化而中毒死亡。

如何防凍:

1、加深水位:超過1.8米就有明顯效果,但一定要注意增氧,這就是為什么要用PVC管,是因為不受水深限制,如果是水車效果就不明顯了(至多能增氧到1.2-1.5米)。

2、肥水:把水肥濃,透明度低,藻類豐富,水質就有明顯的保溫效果。

3、鋪白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鋪白沙。之前有提到,冬棚不怕降溫最怕升溫,鋪白沙也有延緩水溫升高的作用。

4、石粉:沒白沙鋪的地方可以用石粉,白云石粉或者沸石粉也行,同樣具有保溫的作用,能緩解整個塘的水溫降低。但請注意:在降溫前半個月就要提前使用,不然也是白用。因為白粉是只是延緩溫度降低(所以得在水溫沒降之前用),而不是一用就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5、管道增溫:這個效果是很明顯的。去年有養殖戶把熱風通過鼓風機送到塘里,升溫的效果蠻好的。但這個氣體是有溫度的,溶解性沒那么強,整個水溫上升時要特別注意容易缺氧和倒藻,加溫水管的成本比較高。加溫棒:現在有不少地區也在用加溫棒增溫,但成功的不多。

6、特殊冬棚:雙膜棚、棚中棚,兩者類似,都是兩層膜,一個是棚里面,大棚套小棚,上海就有。雙膜棚也比較常見,中間有點空,防凍效果也很明顯。

7、藥物抗凍:硬件條件如果做好了或者做不到,那就想辦法用藥物去抗凍。

(七)、折棚注意

1、注意時間的選擇:

連續一段時間的水溫超過33度就要考慮拆棚,一般來講冬棚要考慮早春的寒流,至少要等到春寒過后才拆棚,每年都有不少冬棚折損在春寒這個節點上。不是被吹爛就是溫度大變后蝦出現大量死亡,可以考慮先拆一點或把棚揭起來。

如果發現對蝦有明顯紅體、偷死增多,這時候也要考慮拆棚了,蝦會有明顯好轉,減少死亡。

2、注意泛底

表底的溫差很大,折棚后水體表層的溫度急劇下降,如果水溫本來是33度,但表層水慢慢接近氣溫,可能會降到20多度,而底層還處于30度以上,這時候水體會出現溫躍層(有風?)一樣的效果?溫度高的水出現急劇降低,表底溫差超過8度,出現兩個水比重不一樣,表層水會往下沉,底層水由于輕就會往上浮,兩個水對流,形成泛底水底就會攪。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水馬上就濁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怎么辦?

拼命增氧、改底!打一些氧化劑增強水體的通透力就可以了,這個好辦,最怕的是突然肥,同樣的道理,底表溫差過大泛底攪水,攪起來的是營養物質,可以被光合作用藻類、微生物利用,導致藻類長得很厲害,如果天氣好的話,水馬上肥起來,看起來很漂亮,但往往這時候隱藏很大的危險。不管是露天池還是冬棚,水質突然變濃,意味晚上會突然嚴重缺氧。另外突然變濃,意味著有藻類死亡,底質嚴重惡化。此時處理起來是真的頭痛。

怎么辦?拼命增氧、改底!大量投放增氧劑,適當多用一些活菌,能搶多少肥是多少肥,因為用了活菌會耗氧.如果是淡水可以潑點鹽或者小蘇打,如果是海水只能潑小蘇打,增強氧氣的呼吸率,還有解毒、抗應激的產品也不能少,看似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在用,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條理,不要用亂了。

護肝:補充一下,蓋棚的時候也要注意護肝(指先投苗后蓋棚的這種情況),先護肝3-4天后再蓋棚。

同樣,拆棚更要注重護肝,雖然環境變好了,但是溫度下降了。

(文章來源:中國水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