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服務
十月份水產養殖技術注意要點:氣溫多變魚病頻發
即將進入十月,是水產養殖上最為關鍵的時期,這個月里,魚類絕對增重是最大的,同時也是氣溫多變,容易引起魚類缺氧及病害頻發的月份。十月值得關注的漁事如下:
一、管好水,養好水。所謂管好水,就是做好防旱工作,將塘水加足,以防水生動物逃逸。雨區,須加強巡塘工作,加固圍堤,及時排水;對洪水多發區,須增設圍網,以防漫水時的逃逸。所謂養好水,就是保持養殖水體“肥、活、嫩、爽”,以滿足水生動物快速生長需要。水源不足的地區,要在控餌、控肥、控密上做文章,防范肥水轉老水。
二、看天投飼,一舉三得。所謂看天投飼,就是關注天氣的變化,適時調整投飼量,做到既保證水生動物的攝食需求,又要不浪費、不污染環境。水生動物的攝食量受水溫、溶氧等影響。當溶氧低于5mg/l時,吃食受抑制;當大于此值時,飼料轉化率高,餌料系數低。當魚吃食不旺時,老百姓往往誤以為是蟲作怪,其實是低溶氧抑制了食欲。一般情況下,晴好天氣正常投喂,陰雨天氣減量投喂,下午出現雷雨悶熱無風,最后一頓少喂,甚至不喂。生產中有“飽食而死”現象,是由于吃飽的比饑餓的不耐低溶氧。另殘餌易耗氧、易肥水,而長期在低溶氧狀態下,水生動物生長緩慢、抵抗力差,易發病。
三、防優于治。十月份為氣溫多變期,此時也是病害多發期。建議:九月下旬普遍預防一次。如果無蟲害,僅用一次“多效保底安”即可。如果連續3~5天陰雨,待天晴后投喂“鈣能100”、“蝦必康”等產品3天,有一定的預防效果。當水質變差時,加注新水或用“過氧化鈣“、“底改王”等產品調水,可減少病害的發生。
上一篇:做好秋季換季前水產養殖管理
下一篇:養殖后期水質管理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