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防控與漁藥使用
一、什么是噬菌蛭弧菌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細菌(也可無寄主而生存)并能導致其裂解的一類細菌。它雖然比通常的細菌小,能通過細菌濾器,有類似噬菌體的作用,但它不是病毒,確確實實是一類能"吃掉"細菌的細菌。
二、噬菌蛭弧菌的特點
1、 噬菌蛭弧菌為廣鹽性,海水、淡水水域均能生存。
2、噬菌蛭弧菌既能在酸性環境中生存,也能在堿性環境中存活,適應的pH值范圍較廣。
3、噬菌蛭弧菌為兼性厭氧菌,在有氧或缺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且能發揮作用,光照天氣等變化對其影響力非常小,適應性較強,高溫天使用,不會造成水體缺氧。
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適時使用
在蝦蟹病害的防治上,使用噬菌蛭弧菌,不論是浸泡、潑灑或內服,都只是起到一個"接種"的作用,即向養殖水體或蝦蟹體內輸入一定數量的菌種,讓其利用合適的環境、豐富的營養快速繁殖,逐步成為養殖環境或蝦蟹體內的優勢菌落,通常這段時間需要3~5天。而噬菌蛭弧菌大量吞噬有害細菌,抑制或消滅有害細菌群,又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尤其是當有害細菌數量過多時,這個過程則更長。在養殖過程中我們講的最多的就是防,以防代養、防重于治。所以我們要定期使用產品10天左右用一次,把有害菌抑制在萌芽中。
四、根據蝦蟹發病規律用藥,科學使用蝦蟹發病通常有以下四個因素
1、是環境條件的突然改變,如溫度的變化、溶氧的不足以及水體過肥等,都會導致蝦蟹發病;
2、是病原體因素,消毒不徹底使養殖環境帶有致病菌,或周圍養蝦蟹的塘口發病,通過流水傳染;
3、是種質因素,蝦蟹苗種不純,本身帶病菌,或體質瘦弱適應環境或抗病能力差;
4、是人為因素,飼養管理不得法;投喂餌料不足,營養太差;敵害的侵襲和人為的驚嚇也會使蝦蟹致病。
通常蝦蟹一年有兩個發病高峰期
1、是5、6月份幼體發病高峰期。
2、2、是7、8月份高溫發病期。因而,在使用噬菌蛭弧菌防治蝦蟹病害上,一定要根據發病的原因、流行的規律及發病高峰期,抓住關鍵對癥下藥,充分發揮噬菌蛭弧菌的防病治病功能。
五、噬菌蛭弧菌通常有以下幾個最佳效應期
1、是蝦蟹幼體在開食時期,使用噬笛蛭弧菌既可以使蛭弧菌在腸道壁附著起到屏障作用,又可改善消化道環境,促進攝食與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2、是在蝦蟹的快速生長期,使用噬筒蛭弧菌既能清除養殖環境中的有害細菌,又能消滅體內的有害細菌,使蝦蟹健康生長,減少發病幾率。
3、是在蝦蟹餌料轉換期使用,可以使蝦蟹安全度過轉換期,避免致病菌的侵襲。
4、是在蝦蟹發病經抗生素治療后使用,可以幫助蝦蟹盡快恢復體質,起到明顯的保健作用。
5、是當蝦蟹處在應激狀態下(如洪水)使用,可以起到鎮靜作用,減少蝦蟹因應激過度而死亡,提高成活率,特別能減少臺風暴雨對水產動物的強烈應激影響。
噬菌蛭弧菌會損害有益菌嗎?這個不會的,蛭弧菌都是靶向定位,不會對除了有益菌之外的病菌進行裂解。
文章來源:網絡圖文,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請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